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

禁毒過猶不及 反招社會不和諧



香港經濟日報
A24 | 國是港事 | 新香港人 | By 馮智政 作者為Roundtable圓思顧問有限公司資深研究員



  香港政府決志強制驗毒,先有大力禁煙,再有全面禁毒,現在又聲言對毒品「零容忍」。特區政府在民主議題無法自決、振興經濟又無力自主,民望節節下降,惟有將道德倫理旗幟一舉再舉。然而,當社會出現規條至上的道德警察的時候,失去「乳頭樂(Tittytainment)」的草根階層只會愈來愈混亂,到時政府只會適得其反。

「乳頭樂」作用 轉移草根怨氣

  香港警方人數3萬多人,兵多賊少,但警方不能盡掃黃賭毒。一來,香港警方需要犯人來支援其擴充,二來各國政府都知道輕度的不道德自有其社會作用。95年,現實主義鷹派布熱津斯基(Zbigniew Brzezinski)時為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。他在世界國家論壇總結時,以20︰80社會結構理論為基礎,認為社會的進步是20%人所推動。為確保這20%的人不被拖後腳,而且保持這社會精英的身份,毒品、娼妓及娛樂是迷惑大眾、達到社會控制的手段。這說法,被稱為「乳頭樂」,的確解釋了美國貧民窟的社會穩定性。據結構功能學家艾弗布朗(Alfred Brown)的社會行為相互適應的概念,社會穩定是社會行為的基礎,一個社會行為可以確立、鞏固及重複。香港黃賭毒作為是本地久存的社會現象,其存在亦有一定穩定社會的意義。即使非如布熱津斯基所想,以「乳頭樂」麻醉大部分的人民,但社會的極端少數,的確有這「乳頭樂」的需要。筆者不是在這將黃賭毒道德化,而是想說明一旦過分取締「不道德」活動,後果將不是政府所想。

  隨着香港社會晉升階梯模糊及破碎,不難理解,香港社會需要更多「乳頭樂」。從草根到上流,屋邨仔要花上兩至三代的時間爬到中產,中產再上又出現樽頸。這意味着屋邨仔的一生之中的盡頭。試想想,一名會考得10分、家住北區的小港燦,在其精力旺盛的火紅歲月卻受社會階梯所限,不反社會、反政府,反和諧又有甚麼可為?今時今日,社會講求和諧,追求平穩。若沒有輕度不道德的不良嗜好,如煙酒,草根社會的怨氣只會指向制度或政府。一旦失去草根的依靠,政府只會面對更不和諧的社會。

「不道德」要控制 非遏制

  再者,全面性反黃反毒雖是政府應做的事,卻是「不可為,非不為」。警方執法制度上會被迫以低下階層的罪犯而「篤數」。筆者不是指摘警方選擇性執法,而是警方根本不能夠監督中上層社會的「非道德」行為,一旦港府道德上嚴刑峻法,狀似警方執法有功,但最終只會製造社會矛盾。或許,未來的14歲的援交少女只會問:「點解我援交是賣淫,入飯局又不是賣淫呢?」這可能連她的通識科老師都難以解答。

  香港政府要打道德牌以加固自己管治合法性是可以的,但是不可以過分。要香港完全道德化?本地教會花百年都不能改變,曾特首又如何辦到呢?如果偽善的我們承認香港不能完全道德化,那我們必須明白不道德是要控制而不是遏制。最終,一心為和諧而豎立道德的港府,都會引來更多的不和諧。

1 則留言:

  1. the teenagers or drug abusers seem to be patient, instead of defenant. Therefore, provision of education and thearpy is more effective than detention and punishment.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