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

培訓再培訓


馮智政 Roundtable 研究所及其網絡理事會助理主席
經濟日報 2011-05-19

培訓再培訓,進修又進修,在這個「持續教育」的魔咒之下,港人好像與學校已經分不開了。筆者明白世界比以前難撈、競爭又大,「升呢」是生存的必要因素。CFA 要 CPT(專業培訓時數),律師又要 CPT,專業人士可以有閒時閒錢去上課,但低收入低技術人士,手停口停又如何培訓?事實上,低收入和低技術不一定互相掛勾,但香港知識型經濟,最需要進修的低技術人士卻是最沒有本錢去進修的一群。
僱員再培訓局與其他工人團體(例如:工聯會)提供了再培訓機制,給予勞工階層升呢機會。現時的再培訓課程主要吸引了部分非勞動人口進入勞動市場,包括家庭主婦及新來港移民。Nothing to lose,所以他們培訓門檻低,成果亦可較為顯著,當中的陪月員課程更創出新路。可惜,培訓還培訓、工作還工作,沒有商界、社會企業或成功企業模型在背後支持,再培訓出來的學員都只可以回去繼續再培訓,直至撞中一科有前途的課程。
「餐搵、餐食、餐餐清」,加上經濟模式的改變,一般低技術勞工的就業能力慢慢被蠶食,不幸的可能會在中晚年失業。循環不止的勞動周期:「低技術勞動→競爭力被蠶食→失業→再培訓→重回勞動市場→低技術勞動」,讓勞工失去工作的動力,或是失去競爭力,在勞資問題上成為永遠的弱勢。香港是否有需要改善現時的再培訓機制,讓老闆與員工都有動機及機會,追貼技術行業的發展,以免朝不保夕的弱勢勞工永無翻身之日?
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
再培訓及持續教育:「一技傍身,養家脫貧?」info
5 月 21日 2:30 - 4:30 pm˙香港灣仔軒尼詩道 15 號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 2 樓 202 室
查詢:2864 2906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